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年度工作会在武汉召开,会上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——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、浙江大学教授董石麟、贵州大学教授马克俭共同建议,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,以化解目前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。
沈祖炎用“轻、快、好、省”形容钢结构建筑特点,他认为,钢结构建筑适合建筑工业化建造。董石麟带来他的研究成果:一种由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“球面网壳”,便于工业化预制生产。马克俭则现场推广多层大跨度“网格结构”,主要用于装配式施工。
据介绍,钢结构建筑八成部件均可在工厂加工,同时易拆除,部分产品和材料可重复、循环利用,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代表。相比传统混凝土建筑,其自重减轻40%,施工效率提高4倍,建设周期缩短1/3,碳排放量减少35%,得房率增加5%以上,在发达国家较普及。
统计显示,近5年,我国钢结构建筑年用钢量3000万吨至5000万吨,占钢产量5%左右,这一比例与美国45%、日本28%、德国22%相比,明显偏低。院士们认为:通过大力推广、发展钢结构建筑,既可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,也可推进建筑工业化,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